生活难免会被填得很满,但我们总能找到呼吸新鲜空气的出口,好比咖啡,好比书,好比艺术……可能许多人以为艺术距离我们很遥远,但其实,艺术距离我们没那么远,反而很近,很近,近到好像树干跟树叶贴合的关系。今天,让我们走近安徽艺术家薛晓勇,看他如何从生活中取材举行艺术创作,感知他作品中的自由与优美。
文章作者 | 吴雪(安徽省文联主席、省书协主席)近观薛晓勇的新作,自然想起东坡先生的诗句: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”虽然晓勇笔下画的不是水鸭,但鹤、鹭的感受更有灵性。
她们或寻或行,或跳或翔,或停或卧,紧随春天的程序,感知春天的暖意。正是晓勇的细心感悟,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美妙瞬间,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,给予我们心灵的启迪。中国画讲求意境,意境的关键在于立意。
那么意从何来?泉源于画家对现实生活的富厚体察,积累创作素材,同时融入自身的审盛情识。晓勇的作品即是这样,不仅有浓重的生活气息,另有奇特的意境。他的每一笔每一点甚至每一个色块,都是活的,都能从生活中找到泉源,这就是他艺术作品的高明之处。
意境的另一个关键在于作品的题跋。一幅画意境的崎岖往往就是一个字的差距,好的题款可以一语道破,化腐朽为神奇。
晓勇的作品虽然多是大家熟悉的题材,但他那自出机杼的题目总能带给我们新的意境。“水暖连春色”“妙舞向东风”……透过画面,会感应春天款款而来。
所以,中国画的写意既在画内,又在画外,是诗书画的融合,是艺术家综合修养的体现。晓勇最近告诉我,疫情期间他临了不少帖,于二王尺牍下了很大功夫。看他近期的作品,果真有新的起色,下笔果敢,行笔沉稳,跌宕起伏,犬牙交错。
“要知画法通书法,兰竹如同草隶然”。米南宫,赵孟頫,董其昌,吴门四家,扬州八怪,新安画派,历代画家都是书画双绝。晓勇承袭传统,书画兼修,以书入画,渐入佳境。
时下画家专于画事,工于造型,精于色彩,但往往疏于线条,荒于用笔。岂不知,中国画的精妙在于笔墨,而笔墨源于书法。吴昌硕以石鼓笔法入画,成就了他在中国画的巅峰职位;齐白石精于天发神谶碑,使其画风开张飒爽,如入无人之境,自成气象。所以,晓勇溯古求源,从基本做起,假以时日,必成大道。
本文来源:亚博全站APP登录官网,亚博全站官网登录平台,亚博全站最新版app下载-www.chinalutongparts.com